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企业家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深圳 易全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所作报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时期如何理解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怎样充分认识这一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调整思路,主动适应和实现这一转化,波特创始人陈宗建从企业家角度谈了他的体会。

陈宗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很长时期,针对过去计划经济形成的物质匮乏状况,我们主要抓了生产力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工业、农业、城市建设亦或交通运输,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直至今天的突飞猛进发展,使得我们这样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已经从普遍性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物质丰裕,甚至有一点过剩的时代,总体上看我国当前已形成了物质的极大丰盛。 

但与此同时,陈宗建指我们也面临了两方面的严重问题,这也就是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一个是物质产品及其服务在内容上存在着结构性不平衡,优良的品种、品质及其叫得响的品牌,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不能满足人们对提升生活品质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第二个是在较快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对人的精神要求满足还远远不够,体现在高端服务水平不高,针对人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开发的产品和服务明显不足;在传统产品和服务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以满足个性化及其精神需求为内容的附加值提升方面显得很不专业。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针对以上制约因素,陈宗建在谈他的体会时说,习总书记所提出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除了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外,还包括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内容,这当中相当部分属于执政党领导下的社会公共产品提供,具体体现于政府的治理体系完善与否?可以令包括企业和企业家、普通公民在内的全社会受益。 

陈宗建强调,企业家个体应该充分体认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除以上所说的社会公共产品部分外,企业家应总结寻找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规律和特点,注意在经营中做到从跟从市场向引领市场方向发展。企业要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不断地深度开发有价值、有个性,能够更多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从具体的产品和服务精微处入手,创造条件以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陈宗建在最后提请注意,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提法放在了报告非常靠前的部分,其重要意义将为人们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提供上一把开启实质性内核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