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内外贸融合 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新优势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深圳讯 记者易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有关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所作阐述中强调,要“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报告》还提到了“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从《报告》中以上表述看,实际上已经将传统的对外贸易和对内贸易结合在了一起。其原因主要在于经过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同为商业范畴的内贸与外贸,已经在实际中发生了高度融合。过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内外贸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独立运作的机制今天已趋于减少中。开放推动了国内外两个相对独立市场的逐步扩大和彼此交融,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外生动力。越是对外开放程度高的地区,也就越难以将贸易的对内和对外功能做截然区分。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当下,伴随着跨境电商、海淘、代购这些非常新的,并且是建立在经营行为与大众消费相混合的贸易形式不断推出后,内外贸易的界限将更趋模糊当中。

记者就有关“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和“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方面的问题,采访了波特模式的创立者,深圳波特公司的创始人陈宗建。陈宗建强调说:要“推进贸易强国建设”,就必须“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基于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我们曾经走过的重生产轻流通弯路,长期以来我国的贸易业态及其模式一直比较单一,直至引入外资贸易新业态,才促成了我国的传统贸易向与国际通行贸易模式的靠拢与转轨。而促成我国贸易业态及其模式变化的重要因素则是电子商务的产生,电商非同于传统的营销方式及其特点,它对传统贸易形式构成了极大挑战,同时也促发了贸易形式的多样化变革。新业态新模式随变革而不断涌现,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持续发展当中。 

陈宗建谈到波特公司倾全力打造的波特模式,在基本面上与其他许多探索者一样,都是主动将电子商务引入实体交易过程,致力构建O2O的线上线下相统一商贸平台。但波特公司比大多数企业先行一步的地方是,打造出一个以吸纳实体生产企业为主的面对面线下交易平台,并且将包括政府服务、金融功能及其各种多样化附加值服务内容集成在这一个平台上。而平台的所有参与者又是不分国内国外,入驻波特城的每一商家可能此刻刚刚完成了一个与国内企业的交易,接下来就是同外国客商进行洽谈;它既要采用国内通行的支付结算方式交割款项,同时也要办理外贸业务中常用的信用证业务。在这里,外贸和内贸仅仅因交易对象不同而有所差别。显然,对于广大实体生产企业来说,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经历与贸易机会,同时它也是一种国际经营能力的锻炼。陈宗建认为他们在模式上的持续创新,是“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一个有益尝试。 

当然,波特商业模式的探索对广大国内企业来说,也发挥了“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的直接作用。打造一个尽量符合国际化要求,并且在实际中有更多机会形成“国际产能合作”以及“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的环境,将真正把企业置身在国际贸易环境当中。即使企业暂时没有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需要,但假以时日一旦机遇来临,国内企业将会很自如地面对国际市场,了解其规则,并懂得如何去善加利用。

由此看来,在“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和“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方面,波特公司正以其模式的提供,为广大中小企业,寻找出一条国内经营=国际经营的探索之道。